发布时间:2023-02-20
2023年2月10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工业场地污染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以腾讯视频会议的形式举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朱伟、副处长黄燕娣,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忠国出席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程言君主持会议。
朱伟首先发言。他指出,北京市今年将逐步推进重点实验室重组认定工作,希望实验室全体人员高度重视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建设,积极听取学委会专家意见,加强交流合作,提升重点实验室综合竞争能力。
实验室副主任魏文侠随后作了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工作汇报,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定位与方向、实验室建设情况、代表性成果,以及实验室未来规划等。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科学研究、运行管理、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建议针对京津冀地区工业发展和污染场地治理的需求,加强成果凝练,注重研发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成套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入开展科普宣传等工作。
会议同时邀请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席北斗研究员、南京大学吴剑锋教授、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董亮研究员,他们分别以“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与挑战-水质水量协同问题”“地下水系统模拟优化模型及其应用”“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的分析技术与赋存现状”为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张忠国在讲话时指出,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在学术委员会、共建单位和实验室全体成员的努力下,重点实验室在2022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后期应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强化差异性发展,突出特色;统筹做好科研工作,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争取更多重大项目,多出科研成果;加强对外合作,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取早日将实验室建成为国家级创新平台。
实验室主任宋云最后作总结发言。他希望实验室工作人员紧跟科研方向,加强成果凝练,提升研发水平,扩大对外合作,关注青年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重点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和业内影响力。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包括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处相关人员、实验室骨干人员在内,共60余人参加会议。
视频会议截图
文/孙仲平
图/孙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