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6
2022年9月17至18日,在北京天文馆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2022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专场活动中,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科院资环所”),开展了题为“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处理与利用”的科普宣传活动,分别从生活垃圾分类方法与意义、双碳目标与低碳生活、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最新技术成果、“零废弃社区”理念与实践等四个方面,做群众听得懂的科普。
在为期两天的科普活动中,北科院资环所技术骨干白冰,通过与小朋友和家长开展互动小游戏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既生动活泼,又不拘于形式,达到知识传播的目的,同时,对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小朋友,颁发了垃圾分类小礼品,以鼓励的方式正面引导孩子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白冰向观众讲解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的过程,通过对发酵过程的逐步讲解和样品展示,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个微生物作用下的奇妙的微观世界,生动的诠释了厨余垃圾如何变成了“宝”,让现场的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切实体会到——生活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邵岩博士则向观众讲解了我国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开展低碳生活、垃圾分类与双碳目标的重要关系,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与利用中取得的成果,并对资环所参与开展的 “零废弃社区”示范项目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介绍。
活动期间,北科院院长伍建民和资环所所长张忠国亲临现场,与小朋友们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伍建民院长指示资环所要做好垃圾分类宣传科普工作,加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力度,加快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此次科普宣传活动特色鲜明,累计受众五百余人次,发放宣传页百余份,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相互讨论,实现了共同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次活动对宣传垃圾分类家庭文明新时尚、低碳生活理念、绿色环保意识,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现场图1
现场图2
现场图3
现场图4
现场图5
文/郑晓伟
图/郑晓伟